每年从春节后开始,每过三四天就给我的木绣球拍几张照片,希望记录下它开花的大致过程。
木绣球全称称中华木绣球,加上中华是以区别欧洲木绣球。百度上有说木绣球的变种是扬州琼花、绣球荚蒾和毛绣球,也有说木绣球是绣球荚蒾的园艺品种。我也不清楚哪个说法更准确。木绣球植物学上属忍冬科荚蒾属,还有粉团花、雪球荚蒾、琼花等名字。由于外形的原因常常与虎耳草科绣球属的绣球花混淆。其实,区别的最明显标志就是木绣球只有一种颜色,绣球花则有许多种颜色,随着园艺的进步,还在不断产生新的颜色。
木绣球真称得上是花中奇葩。说它是奇葩,主要不是因为它的花朵漂亮。首先是因为它的开花方式完全颠覆人们对花朵开放的认识。通常一朵花先是有小的由花萼或苞片完全包裹闭合的花蕾,花蕾逐渐膨大鼓胀,直到花萼或苞片无法包裹而开放。木绣球的花萼小到无法包裹它的花朵,也没有包裹它的苞片,所以,木绣球是没有通常意义上的花蕾的。它的伞状花序由许多五裂小花组成,从三月初开始,小花的花冠逐渐扩展,直到四月初扩展到三公分以上,伞状花序也因小花花冠的扩展而膨大成了一个直径二、三十公分的大花球。颜色则由最初的翠绿逐渐变成淡绿、白中透绿以至于完全发白。一朵花才完成了完全绽放的过程。
这期间总是会听到路人赞叹这花的美丽清雅。也有人问我可不可以给点儿种子。我告诉他们这花只能压条、扦插,不结种子。很多人觉得奇怪,甚至不信还有不结子的植物。其实不结子的植物很多,最常见的就是蕨类、菌类、苔藓之类的,这类植物多是由一种小得看不见孢子来传播繁衍的。因为木本植物不结籽确实比较鲜见。木绣球之所以不结籽是因为它的花在植物学上是不完全花。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,一朵花主要是由花托、花萼、花冠(瓣)、花蕊四部分组成的,花蕊又分雄蕊和雌蕊,缺少其中一至三个部分的,就叫不完全花。木绣球的花奇葩在不但是不完全花,由于它的花缺的是雄蕊和雌蕊,所以,还是不完全花中的无性花,也称不孕花。无性花即种子植物中雌蕊和雄蕊完全退化消失,或由于发育不完全,不能结出种子的花。所以,木绣球无论开得多娇艳,也难见蜂蝶嘤嘤嗡嗡、上下翻飞采蜜的景象。因此。我觉得木绣球是绣球荚蒾的园艺品种可能性比较大,这也许是其成为不完全花的原因,因为琼花和荚蒾则是外缘的不完全花与中心的完全花的组合。当然,这都是没有足够资料占有的外行臆测,不能当真。抛砖在此,盼引玉来。
中国从宋代开始有关于(亦称玉绣球)的诗词和园林栽培记载,北宋时杨巽斋有《玉绣球》、《滚绣球》诗二首称颂绣球。其一曰:“琢玉英标不染尘,光含月影愈清新。青皇宴罢呈馀枝,抛向东风展转频”。北宋吴县人朱长文(-年)亦有《玉蝶球》诗,云:“玉蝶交加翅羽柔,八仙琼萼并含羞。春残应恨无花采,翠碧枝头戏作球”。另外关于木绣球的栽培还见于南宋周必(-年)的《玉棠杂记》称“东窗阁下,甃小池久无雨则涸,傍植金沙月桂之属,又有海棠、郁李、玉绣球各一株”。周密(-年)的《武林旧事》亦记:“禁中赏花非一,钟美堂花为极盛。堂前三面,皆以花石为台三层,台后分植玉绣球数百株,俨如镂玉屏”。可见宋时木绣球栽培已盛。只是不知彼木绣球是否此木绣球?
在网上查了一下木绣球的花语,竟然是代表“忠贞不渝的爱情”。不知是不是从古人抛绣球定终身联想而来的。与无性花关联的忠贞爱情是否更是暗合了柏拉图式的爱情观呢?!
注:上为旧文,前些天我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