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耳草

首页 » 常识 » 常识 » 追忆魁阁观兰二
TUhjnbcbe - 2020/12/7 2:00:00
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便宜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

院中有个大花园

八十年代,为整理校史,我走访过街坊的不少老人。他们说,民国十七年(),环小在梓潼殿办学时,这里已经成了破庙了,院中杂草丛生,前面的荷花池和东边的水沟已填掉了。他们小时候,听上一辈人传说,“梓潼殿”比关帝庙建造的年代更早,院落大多了,像一个大花园。老道士不但善于培植花木,还能用土方草药帮人治病。根据口头的、文字的支离破碎的资料,我尝试还原早期的几个画面。画面一:荷花池。道观东南池塘与东边水沟相通,水沟与南边不远的环溪河相通,有活水,不仅夏日满池荷莲,“田田初出水,菡萏念娇蕊”,更有鱼游蛙鼓。荷花池,又是庙中的放生池,鱼、鳖、龟,都是禁捕的。画面二:小桃林。东院北首有个小桃林,林子不大,桃树不少。“桃花春色暖先开,明媚谁人不看来。”道观中的桃林不是为了赏花,更不是为了食桃。道家把桃木视作仙木,用来制作桃木剑、如意、桃符、降妖板、桃木弓……制作辟邪之物。画面三:小竹林。西院北首一角有小竹林,比桃林小多了,文人喜欢新竹、雨竹、雪竹、风竹……秋日红枫映竹,应有点“秋意满芙蓉,红映小园丛竹。风里凤箫声扬,有新妆明玉”的意境吧。听附近的老人讲,道士走了,竹林、桃林没人管了,被人砍光了(30年代,一度恢复过小桃林)。画面四:“金银”墙。南面的院墙,爬满了“金银花”蔓。夏日,花开了,有的*澄澄,金子般锃亮;有的白花花,银子般闪光。藤叶也很美,盘旋弯曲,雾鬓烟鬟。更有馨香扑鼻,随风飘散,引来蜂飞蝶舞……当年道士们采花晒干后,用作泡茶,用作药用清热消*。园中的杜仲、合欢、金橘、虎耳草、芍药、凤仙花、凌霄……都有药用价值。其它花木,与一般庭园大同小异,不费笔墨了。梓潼殿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株古老的白玉兰和紫玉兰树,这是明代遗留下来的宝树。清代早期,每逢早春,百枝万蕊,紫霞银云,宛如玉圃琼林,吸引众多游客观赏。正是这两株古玉兰树,吸引了清代诗坛领袖王渔洋先生。康熙三年(),王渔洋偕同宝应诗人朱秋崖、陈冰壑在环溪文人栾荣显、刘嗣季的陪同下来到梓潼殿。道长已事先知道渔洋先生乃戊戌科进士、扬州府推官,更佩服其审理“海寇案”、“奏销案”的勇气,立即将贵客引入“魁星阁”,道童泡茶,入座品茗。渔洋先生以普通文友身份打听古镇风土人情,道长介绍了环溪镇的驿道烽墩、曲溪古渡、柴墟八营、岳飞抗金遗迹……王渔洋和众友凭栏观赏白玉兰、紫玉兰,洁丽的花朵正是盛花期,在周边绿树的映衬下,格外清丽醒目,令人意清境远。王渔洋率先吟诗一首《环溪观玉兰》:

淮南二月好天气,八宝城中春鸟鸣。

溪阁客来寻旧约,辛夷花发值新晴。

回风雪霰当杯落,迟日云霞拂槛生。

杏叶柳枝俱仿佛,惊心祓禊逼清明。

诗中说,渔洋先生前日在宝应城中观赏了淮南二月的春光,今日又应环溪文友“魁阁之约”来作客了。迟日新晴,辛夷(玉兰花古名“辛夷”)花刚刚绽开,“花杯”上还有残雪,更似雪中玉美人,笑口含羞。在云霞的辉映下,紫玉兰、白玉兰、杏花、柳枝……皆生机勃勃,仿佛告诉诗人:春景虽美,不宜多停留。清明节就要到了,“虹桥修禊”诗词唱和的盛会要抓紧时间准备了。部分图片来源网络◆未完待续

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1
查看完整版本: 追忆魁阁观兰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