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?与其说耳鸣是一种病症,倒不如说它其实是一种症状,是身体给你的一个善意提醒。
古语有云:“百病多由痰作祟,怪病从痰治”,中医特别强调“痰”的影响,很多疑难杂症,中医可以从化痰的角度思考,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于先生,42岁,家里是做生意的,这些年奔波下来赚了不少钱,但身体却不如从前好了。
这些年经常和生意上的朋友喝酒应酬,吃油腻荤腥的东西,早在两年前喝酒的时候突然就出现了耳鸣,同时伴随有听力下降,此外耳朵好像是被什么东西塞住了一样,有发闷发堵的感觉。
来诊时,见他体型偏胖,舌红,苔黄腻,脉象弦滑,细问下还有口苦胸闷的感觉。
针对他的请款给他写了这样一张方子,但见——陈皮、半夏、竹茹、枳壳、瓜蒌、菖蒲、茯苓、黄芩、黄连,并告知他这段时间不能饮酒
结果,没过过久,他就再次来到门诊上,说耳内的闷堵感消失,耳鸣发作频次减少,守方继续给他调理了一段时间耳鸣消失,听力已经不影响正常与人交流。
为什么这张方子对这位患者这么有用?
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症了,他这是痰热壅阻耳窍了
长期喝酒,大鱼大肉地吃,导致脾虚生湿,湿邪郁久化热,就形成了痰热,痰热上扰耳窍,使得他耳窍不通,耳鸣、耳闷。体胖、舌红苔黄,这些也都是辨证为痰热型耳鸣的依据。
用的方子是孙思邈的温胆汤加减,温胆汤原方只有六味药,就这位患者而言,去掉原方的甘草加入瓜蒌、菖蒲、黄芩、黄连,更适用他的症状。
就方义而言,茯苓、瓜蒌陈皮、半夏、除湿涤痰,诸如、黄芩、黄连清痰热,枳壳行气、菖蒲开窍聪耳,这就是基本的意思。
这张方子很经典,但它只适用于痰火型耳鸣,不能不经医生辨证,盲目应用。
如果你也有耳鸣的问题,不妨说说你的情况,给你专业的调理建议。#每天一个健康冷知识#